泉州涂门街,一条写满“交融”的老街。这里曾经满是“市井十洲人”,也飘着闽南烟火。多元文明,早就悄悄镌刻进了每一块石板缝里。
而清净寺,就在这条街上站立千年。它见过宋元阿拉伯商船,载着香料珠宝驶进东方第一大港;也见过德化白瓷、安溪茶叶、江南丝绸,又从刺桐港口走向世界;更听过那些留下来的异乡人,慢慢把阿拉伯语的韵律,“说”成了泉州话的腔调。
寺不大,故事却很多。它是伊斯兰石构与中式建筑美学的美妙结合,青石垒砌的圆形穹顶拱门,有着中国古建筑藻井的精巧纹路;望月台里,藏着中式营造的匠心与意蕴。碑刻上一笔一画诉说着中阿先民共赴海丝情缘的往来,成为文明相融的注脚。
寺前的路依旧热闹,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交织成一幅多元交融的图景。千年光阴漫过,清净寺成为文明对话的见证者。你讲沙漠商路的星图,我说刺桐港的潮声,不同的故事在谈笑中交融。这份心意相通,让文明不止于过去,更能在时光里绵长生长,轻轻叩响每个后来者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