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诡诈奸刁到庙倾诚何益,公平正直入门不拜无妨。”泉州通淮关岳庙山门的这对楹联,以遒劲楷体书写,诠释着仁义礼智信的生动内涵。
通淮关岳庙是泉州著名的武庙之一。这座静卧于鲤城区涂门街的古建,自宋代肇建至今已逾千年,作为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武庙,其红墙黛瓦间,既沉淀着岁月的厚重,也涌动着生生不息的人文气息。
关羽“忠贯日月”的坚守,是对家国的赤诚、对承诺的笃定;岳飞“义薄云天”的担当,是对民族的赤诚、对百姓的体恤。这份“忠义”化作泉州人为人处世的精神底色——是商贾往来的诚信为本,是邻里相处的守望相助,已成为泉州人融入血脉的道德标杆。
崇尚忠诚正义的风气,深刻影响着泉州城市气质和商帮文化。历代泉商多奉关公为武财神,将“诚信经营”“义利兼顾”作为经商准则。以此为基,刺桐城崛起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为享誉世界的“东方第一大港”。千百年来,一代代泉州人用实力演绎着“爱拼敢赢”的故事,书写着从“草根创业”到“万亿体量”的传奇。
如今,泉州以通淮关岳庙为平台开展慈善公益事业,救灾济困、助学兴教,让忠义精神多了份温暖。海峡两岸多次共办关帝文化活动,乡音如初、文脉相通,续写着“同根同源”的深情,共同见证着忠义精神在岁月长河中始终焕发鲜活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