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
文明实践“开发区样本” 新风拂面幸福满园
2025-11-05 11:12:49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文明实践“开发区样本” 新风拂面幸福满园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万龙文明实践点建设成效斐然

泉州开发区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

全市首批“树新风扬新貌”提质培优工程文明实践单位—万龙公司,连续14年开办免费职工子女暑托班。

泉州开发区开展文明素养提升活动

理论宣讲声声入耳,志愿服务处处见心,慈善暖流涓涓不息。在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万龙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以下简称“万龙公司”)正以扎实的行动,书写非公企业参与文明实践的生动篇章,成为开发区精神文明建设中一抹亮色。

作为全市首批“树新风扬新貌”提质培优单位,万龙公司率先探路、系统布局,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文明实践新模式。

□融媒体记者 游怡冰 通讯员 杨维申 谢姗娜/文 泉州开发区党群工作部/图

阵地融合

拓展文明实践新舞台

阵地,是文明生根的土壤。万龙公司巧妙整合企业文化走廊、职工书屋、党建活动室等空间,打造集理论宣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于一体的“文明会客厅”。通过设立“文明宣传栏”“好人好事榜”等载体,让文明理念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场所是基础,内容才是灵魂。”万龙公司党支部书记吴阿宁介绍。实践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专题学习、读书分享等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车间、入班组。截至目前,公司已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等专题学习会30余场,参学人数超2000人次。

开发区构建起“1个中心、10个实践点、9处微空间”的文明实践矩阵,同步激活全区18个小区电子屏、企业文化栏,打造25处“好人好事榜”“文明活动照片墙”,推动文明新风进企业、进小区、进一线,实现文明实践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赋能”。

活动创建

激发文明实践新活力

志愿服务,是文明实践最动人的注脚。万龙公司以“弘扬雷锋精神 共建文明园区”为主线,组建了劳模工匠传帮带、清洁厂区青年志愿服务队等5支特色队伍,实现党员、团员志愿者注册全覆盖,形成“党团带头、全员参与”的志愿服务机制。

其中,党员先锋队牵头开展重阳慰问、困难家庭帮扶、社区义诊等;青年突击队负责厂区清洁、大型活动协管、应急服务等;巾帼志愿服务队专注“青春学堂”辅导、亲子教育、家庭关怀;劳模工匠服务队开展“传帮带”,目前已结对100余对师徒,助推技能传承;爱心献血服务队连续多年组织无偿献血,获评“无偿献血爱心企业”。

万龙公司持续开展“三月春风暖人心”“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等品牌活动,推动志愿服务从“阶段性”走向“常态化”,成为文明园区建设的重要支撑。

结合“我们的节日”,万龙公司策划了元宵联谊、端午包粽、中秋博饼、尾牙晚会等传统文化活动,并定期举办员工士气展示与技能竞赛,设立职工书屋和文体俱乐部,不断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区级层面同样动作频频。开发区聚焦物业提升、电动车整治等热点工作,发动小区物业、业主和志愿者开展文明停车、垃圾分类等活动,并依托“我们的节日”举办闽南文化节、学雷锋行动、全区徒步、文明集市等大型活动,持续提升区域文明风貌。

品牌创设

树立文明实践新标杆

品牌,是文明实践的价值凝聚。万龙公司立足“尊老爱幼、仁心奉献”,打造“万龙仁心”总品牌,涵盖慈善食堂、金秋助学、医疗帮扶、志愿服务等多维内容。

企业荣誉等身:“无偿献血爱心企业”“金秋助学热心资助单位”“泉州市百佳敬老助老企业”“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称号,见证其公益足迹。2024年8月,万龙慈善食堂正式投用,为73周岁以上老人及低保特困人群免费提供一日两餐。此前,由万龙基金会运营的新桥社区慈善诊所已服务11年,年均投入75万元,惠及社区老人。公司还长期投身扶贫、救灾、助残、希望工程等领域,累计捐资超3000万元。

在员工子女关怀方面,万龙连续14年开办免费职工子女暑托班,自2010年起发放学前教育补贴每月200元,累计40余万元;2019年起新增小学阶段校车补贴,同样为每人每月200元。这些务实举措深刻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民生关切。

万龙公司是泉州开发区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典型代表。通过阵地、活动、理论与品牌的系统建设,实现了文明实践与企业经营、员工成长、社会责任的多元融合,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万龙模式”经验。

当前,开发区文明实践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价值引领持续深化,文明新风广泛弘扬;创建格局不断创新,实践圈层日益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下一步,泉州开发区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核心,全面推广“万龙模式”,引导更多企业加入文明实践行列,为“强产兴城”战略筑牢精神根基,助力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泉州经济开发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媒体聚焦
    [更多]产业发展
    [更多]社会事业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2024036745号-1
    • 泉州开发区党工委党务工作部主办 地址:泉州开发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0595—22353026 E-mail:kfq2235@126.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电话:0595-22353026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邮箱:kfq2235@126.com
    • 泉州经济开发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