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
泉州开发区实验学校教师吴小翠:以“活”思政育“真”品格,唤醒学生的温度与担当
2025-09-12 14:47:39  来源:中经福建  责任编辑:陈小妮  

前言

福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热土,吸引了无数人前来追逐梦想,他们怀揣梦想拼搏奋斗,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为泉州开发区的建设添砖加瓦。他们见证着泉州开发区的发展与变迁,也将自己的情感深深融入其中,这里不仅是他们奋斗的战场,更是他们深爱的家园。

吴小翠在授课中

受耕耘教坛四十载的父亲感召,福建泉州开发区实验学校教师吴小翠毅然接过教育接力棒,深耕思政讲台已十六个春秋。从青涩新人到国家级开发区区级优秀人才、全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她始终秉持“以人为本”初心:以创新打破传统壁垒,让思政课扎根实践土壤;以韧劲攻克新课标难题,伴学生冲刺全国赛场;以担当发挥骨干作用,携同事共研共进。如今,她仍步履不停——主持省级课题、钻研教育信息化、为区域教研发展献策,用坚守续写教育传承,以创新开拓思政新境,在桃李芬芳中绽放师者光芒。

两代师者的传承,种下教育种子

吴小翠与教师职业的缘分,早已刻在家庭的基因里。爷爷是乡村教师,父亲更是坚守教坛四十年的小学语文老班主任。童年记忆中,父亲的身影总是与学生紧密相连:深夜批改作业的灯光、周末家访的脚步,还有那句让她铭记一生的话——“孩子们等着呢,一节课都不能落”。

那是父亲带六年级毕业班时,临近毕业考,连续一个月的课后辅导让他的胃病反复发作,家人多次劝他请假就医,他却始终不肯。“看着父亲捂着肚子还在黑板上写字的样子,我突然明白,‘教师’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吴小翠说。而每当春节前后,各地学生打来的报喜电话、寄来的贺卡,总能让父亲的脸上绽放出最幸福的笑容。这份“桃李满天下”的满足与自豪,像一颗种子,在她心中悄然生根发芽。2009年,吴小翠毅然选择踏上讲台,接过了父辈手中的教育接力棒。

思政课的温度,在实践中传递

“道德与法治不是空洞的道理,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这是吴小翠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看来,这门课是学生成长的“精神指南针”,不仅要教他们明辨是非,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在生活中践行道德、遵守法律。

为了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吴小翠创新设计了“校园责任认领”活动。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校园里哪些地方需要帮助”,随后,学生认领任务,制定计划并实施,她则陪伴指导。“当学生主动参与时,道德认知才能真正内化为行为习惯。”吴小翠说。

针对道德认知、情感、行为的培养,她还总结出“三步教学法”。讲“诚信”时,她播放学生自编自导的“考试作弊后主动认错”情景剧,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诚信的意义;课堂上,组织“身边的负责任故事”分享会,让学生从同学、家长、老师的故事中产生情感共鸣;课后,布置“家庭道德作业”,让学生每周帮父母做一次家务,或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从认知到情感,再到实践,一步步引导学生成为有温度、有理性、有担当的人。”

突破瓶颈的坚守,与学生共成长

2022年新课标改革实施后,“核心素养如何融入课堂” 成了吴小翠面临的最大瓶颈。“那段时间,备课时常常对着教材发呆,感觉自己以往的教学方法都不管用了。” 她坦言,曾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但骨子里的韧劲让她不肯放弃。她把新课标和新教材翻得每页都卷了边,密密麻麻写满批注;课后主动找学校的老教师“取经”,反复研究他们的课堂实录视频;区里组织“双新”培训和名校交流活动,她总是第一时间报名,笔记本上记满了各地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同时,她带动备课组的老师一起磨课、研讨,每周开展一次教学案例分享会,在集体智慧中寻找方向突破。2024年,吴小翠指导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法治素养竞赛,又一次面临挑战。从市级选拔到全国决赛仅三个月时间,学生不仅要掌握宪法知识,还要学习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内容,同时不能耽误日常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只能挤一切可挤的时间。” 吴小翠说,她和学生一起制定了详细的备赛计划,为了帮助学生梳理易混知识点,她手绘了多张思维导图,学生压力大时,她陪学生聊天,给予心理疏导。省赛遴选现场,当主持人宣布“第一名,晋级全国决赛”时,吴小翠握着学生的手,发现孩子的手心全是冷汗。“你突破了自己,所有辛苦都值了。” 她轻声说。最终,学生斩获全国三等奖。这次经历也让她深受启发,将“模拟法庭”“法治辩论”等环节融入日常课堂,让法治教育变得生动有趣。

优秀的担当,是带动一群人成长

2019年吴小翠被认定为开发区第二批区级高层次人才。2025年,她又被认定为泉州市事业单位记功人员。“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的鞭策。”她把这份认可化作了带动同事共同进步的责任。日常教学中,她坚持“三个不放松”:每节课前,都会根据学生的学情调整教案,确保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课后,及时写下教学反思,分析课堂上的不足;每月订阅《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时事》等期刊,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她主动承担起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与多名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她定期听课,从教学设计、课堂互动到板书设计,一一细致指导;把自己的教学笔记、备课资料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他们。在她的指导下,青年教师在各级比赛中频频获奖,“看到他们快速成长,我比自己获奖还开心。”吴小翠笑着说。

未来的征途,向更广阔的教育天地

谈及未来,吴小翠的目光坚定而明亮。她正在主持一项省级课题——《基于泉州世遗资源构建行走的思政课的实践研究》。“泉州世遗资源丰富,这些都是鲜活的思政教材。”她计划带着学生走进世遗点,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行走中感悟文化、树立自信。同时,她还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信息化技术。“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学会运用AI工具,能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指导。” 她希望未来能将心理健康辅导融入思政课堂,同时利用 AI 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每个学生制定专属的学习方案。更让她牵挂的,是推动区域思政教育的发展。她积极组织并参与校内外思政教师的交流与资源共享,把区域内的优秀教师聚集起来,一起开发课程、开展教研、培训教师,让优质的思政课程和教学经验在区域内“流动”起来。通过优质课展示、教学经验分享会,让更多教师掌握思政教学的好方法,让更多学生受益。吴小翠说,从一名青涩的新教师成长为学生喜爱、同事认可的优秀教师,主要得益于泉州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关爱和支持,也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和团队的信任。她始终坚信:“思政教育不是灌输道理,而是用行动传递温度。”而这份温度,正通过她的课堂、她的实践、她的坚守,温暖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之路。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泉州经济开发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媒体聚焦
    [更多]产业发展
    [更多]社会事业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2024036745号-1
    • 泉州开发区党工委党务工作部主办 地址:泉州开发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0595—22353026 E-mail:kfq2235@126.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电话:0595-22353026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邮箱:kfq2235@126.com
    • 泉州经济开发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