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
聚链重构 求解工贸融合突围“方程式”
2025-08-12 11:24:47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企业车间 (黄文珍 摄)

嘉宾名片:

熊文雯 福建荣阳鞋业有限公司副总裁

沈添培 利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魏英准 泉州开发区园区建设公司副总经理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下,工贸一体化正成为一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新路径。那么工贸一体化新模式,能给企业带来哪些优势?新模式之下,企业可以通过哪些手段实现更好的降本增效?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标准化建设又有哪些推动作用?本期民企会客厅与您共同分享。

破研产销壁垒 打造敏捷的闭环竞争力

主持人:您如何理解工贸一体化?该模式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利好?企业具体实施路径是什么?

熊文雯:我们是一家港资集团企业旗下的子公司,如今,集团在工贸一体化道路上走得相当稳健。我们定位高端品牌领域,集团汇聚了订单对接、研发设计、生产基地、出口等全链条业务,主要承接国际知名品牌的鞋类创新设计及智能制造,并出口欧洲。与传统生产模式相比,工贸一体化有着明显的优势。此前,我们的出口贸易业务委托给第三方公司。而随着企业发展,我们将产业链条向出口贸易延伸。这不仅缩短了业务对接的链条,节省了企业成本,还可以享受到政府优惠政策。

沈添培:工贸一体化是将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相融合,实现研产销一体化,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完整闭环。公司最初是以创意输出为主,后来我们觉得只专注于创意输出,产品不一定能够精准落地。我们不想就此止步,渴望将自己的设计转化为具象化的产品。于是,公司逐步走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全链条闭环。通过运营Snoopy、B.Duck等国际IP品牌,赋能鞋类产品生产制造,构建“多品牌、全渠道、双矩阵”国际IP商业生态链。如今公司运营的B.Duck等IP品牌的创新设计,除了应用于鞋服配件品类,还广泛应用于食品、日用洗护、陶瓷、潮玩、文旅等多个产业领域,上下游授权合作企业达300多家。

以数字化筑基 创新开辟价值新蓝海

主持人:在推动工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主要着力点在哪里?企业又是如何推动降本增效的?

熊文雯:数字化是推动企业降本增效的必经之路。目前,我们已经将数字化植入到整条产业链中。比如,车间内的每个机台都设置了信息化模块,生产制造的数量、进度等数据能够实时传到后台。从业务接单到研发设计,再到打样、报价、生产制造,最后到交货,整个流程实现了打通、串联。哪些设备何时需要保养、哪些信息何时需要处理,我们都能获得提示信息。通过数字化升级,我们可以快速了解订单交期,团队效益也更加清晰。比如,客人要求查看订单何时能出货,只需通过后台数据,就可以立即给予客户精确的时间表。同时,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了,因为后台有监督、可追踪,员工工作效率显著提升,时间成本降低了。此外,通过信息化还可以快速追溯产生问题的节点,能高效地找到第一责任人,也能更快速地实现纠错。

沈添培:工业设计是驱动产业跃升的重要动能。这两年,我们已从以IP赋能产品外观设计,逐步向“IP+功能”方向延伸。在重视产品视觉效果基础上,我们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童需求,开发防滑、透气、弹跳等功能性产品,将差异化竞争向纵深推进。比如,去年,我们与高校合作推出叶循环系列产品,通过仿生叶脉科技,增加鞋子的透气性。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临近,适老化产品成为市场新蓝海。数据统计,每年因滑倒摔伤的人数达4000万人。去年,我们切入夕阳红产业,推出止滑鞋。通过鞋底科技创新,增加产品的抓地力。

构建产业生态 园区标准化促融合高效落地

主持人:这几年,泉州持续稳步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作为重要载体,园区标准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工贸一体化有哪些助力?园区又能提供哪些服务,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熊文雯:去年7月,我们搬迁到泉州开发区智能产业园。我们看重的是园区标准化厂房、政策优惠、园区管理等资源优势。我们承接的都是Tommy Hilfiger、CK、Armani等国际高端品牌的鞋品订单,这些客户对工厂环境、规范化管理要求很高。标准化园区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生产安全性也更强,生产流程协调性也更好。入驻园区以来,通过工业上楼,释放了更多的产能增量空间。目前,我们在园区内共入驻了三栋楼,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园区内,公司拥有1600多名员工,其中设计团队200多人。今年以来,我们的订单量持续增长。截至7月,企业已纳税超800万元。这得益于新品牌的拓展和入园后产能的提升。随着业务的增长,我们在越南设置了12条生产线,并计划增加新的生产线。接下来,我们计划建设中国集采中心,以供应越南及其他国家生产线。

沈添培:公司将电商中心、生产制造车间搬入工业园区。我们的总部离园区不远,主要功能为营销和研发设计中心。园区管理服务相对扁平化,配套服务也比较完善。园区标准化硬件设施,有利于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园区提供的标准化厂房,企业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简单的改进即可快速投产。此外,园区组织的各类招聘活动等,也为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推动企业发展提供了有效助益。

魏英准:去年3月,泉州开发区智能产业园正式开园。当年10月,园区已100%完成招商,园区还获评2025年市级标准化优质园区。园区采用盘活旧厂房与新建厂房相结合,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为了提供更专业的配套服务,园区与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合作成立空港物业公司,并做到企业诉求回应速度快、效率高。比如,荣信每日运输量较大,我们就为其统筹安排车道,方便货车进出。同时,我们还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比如租金方面,我们推行“两免三减半”,即前两年免费、后三年减半,以减轻企业负担。

记者手记

重塑价值链

锻造市场竞争新内核

工贸一体化不是环节的简单叠加,其核心在于打通研产销壁垒,构筑更趋敏捷的产业链闭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企业通过研发、制造与贸易的融合,重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增强了外部市场竞争力,并强化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当创意设计直面市场需求,当生产脉搏与销售终端同频共振,产业链条在缩短,市场信息差在减少,挣脱传统外包模式层层加码的成本枷锁和信息时滞,企业对市场风云的敏锐嗅觉与迅捷响应力,在无形中锻造出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

这几年,我市园区标准化建设如火如荼。标准化厂房缩短投产周期,专业化管理提升运营效能,精细化的配套服务则滋养着企业的成长。以园区为载体,进一步降低了工贸融合的运营成本,成为新模式下企业破茧腾飞的坚实跳板。在此基础上,数字化、工业设计等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体两翼,助力企业开辟差异化新航道,用独特价值锚定市场。

事实上,我市持续统筹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和工贸一体化建设,鼓励各县(市、区)推动配套条件好的园区“工贸一体”,招引生产性服务业落地,布局研发设计、物流仓储、电商直播、财务结算等业态。借力园区标准化建设的强大支撑,企业以设计创新为矛,产业数字化为盾,泉州制造正勾勒新的竞争底色。(文珍)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泉州经济开发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媒体聚焦
    [更多]产业发展
    [更多]社会事业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2024036745号-1
    • 泉州开发区党工委党务工作部主办 地址:泉州开发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0595—22353026 E-mail:kfq2235@126.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电话:0595-22353026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邮箱:kfq2235@126.com
    • 泉州经济开发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