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
透视泉州开发区营商环境再提升“六大行动” 为高质量发展孕育新动能构筑新优势
2025-10-29 18:16:05  来源: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责任编辑:陈小妮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城市竞争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今年以来,泉州开发区以企业诉求为导向,以要素保障为核心,围绕项目服务便利度、办事流程快捷度、问题处理满意度、民生幸福度四大维度,实施营商环境再提升“六大行动”,推出16项具体举措,全力打造“服务保障优、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的发展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开发区围绕“帮代办服务再提档、智慧管理再提效、数字政务再提速、热线办理再提质、幸福指数再提级、监测指标再提升”等六大行动推出了一系列硬招实招,致力以营商环境之“优”,促高质量发展之“进”。从即日起,本号将推出“透视泉州开发区营商环境再提升‘六大行动’”系列报道,通过深入一线的案例与数据,全景展现开发区的创新实践与扎实成效。

帮代办服务再提档:

从“企业跑”到“专人办”

5个部门16大项35小项业务专人审批全程代办

“开发区和供电部门组建服务专班,让生产线与变压器增容同步施工,实现竣工即投产,这样的营商环境让人倍感安心!”在开发区智能产业园,荣信集团奢侈品研发及数字化智造中心项目负责人为“开发区速度”点赞。

去年初,总投资20亿元的荣信集团项目落地时,面临园区变压器容量不足的难题。开发区迅速响应,组建由招商办、投资集团、园区建设公司构成的服务专班,与供电部门联动制定“三同步”方案,统筹推进用电调研、变压器增容与生产线建设,实现电力配套与企业生产精准匹配。目前,该项目已顺利投产,成为开发区“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的标杆案例。

同样受益的还有福建艺达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提出加强政校企合作的需求后,开发区相关部门主动对接,邀请闽江学院专家团队实地调研,推动企业与高校在科研项目、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度合作,初步达成毕业生实习、博士讲师进驻等多项意向,助力企业技术升级与人才储备。

机制做“减法”,服务做“加法”。开发区设立帮办代办专窗,将5个部门16大项35小项业务纳入专区,实行专人专业化审批和全程代办。2024年,全区47个重点项目享受“VIP服务”,推动杰嘉电子、路金汽车精密零部件等11个项目新开工建设,切实解决企业“办事难、多头跑”问题。

企业家发自肺腑的认可,是开发区“帮代办服务再提档”成效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开发区建立企业事项代理、领办服务制度,提供从省市部门到区内窗口的全流程代办服务,并对招引项目实行“全过程帮办、全方位服务”,让企业集中精力抓建设、促生产。

智慧管理再提效:

从“数据孤岛”到“一网协同”

平台获评全市“赋能营商环境十大数字化应用”

4月,一场“泉州开发区·昆明东川区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在开发区人力资源市场举行。6名东川求职者走进万龙时代科技、锐驰电子等企业,通过“岗位速配+实地探岗”模式,与企业深度面谈并实地参观车间、宿舍。最终,6人全部达成就业意向,实现“上午洽谈、下午入职”,岗位匹配率达100%。

这场高效对接的实现,得益于开发区推广的“就业服务指南”微信小程序。企业通过小程序自主发布岗位,求职者“一图导航”就能获取招聘信息并智能匹配,而这仅仅是开发区“同网共治信息化平台”在就业服务领域的一个缩影。该平台以公共数据“一张网”录入、矛盾纠纷“一盘棋”化解、便民服务“一站式”提供、企业诉求“一体化”调度为核心,推动涉企纠纷、法律援助、就业服务等事项“一网统管”。去年以来,平台已精准落地288条企业需求,高效匹配1100余名劳动力,化解96件矛盾纠纷,解决559万元争议标的。这一“同网共治信息化平台”也凭借其显著成效,荣获全市“2024年度赋能营商环境十大数字化应用”。

数据的价值不止于治理。从“数据孤岛”到“一网协同”,开发区以智慧平台织就全域感知的“数字神经网络”,让治理更精准、服务更高效。通过“泉开智采”客户端,全区闲置厂房、用工需求、政策补贴等信息实时共享,AI算法自动撮合供需。去年,一家新材料企业通过平台匹配到3万平方米定制厂房,节省租金20%;“就业服务”小程序则让技工与缺工企业“无缝对接”。

从“帮代办”的主动靠前、精准施策,到“智慧治理”的数据跑路、一网通办,开发区营商环境的优化已从单个环节的提速,迈向系统工程的整体跃升。以服务之“暖”化解企业发展的痛点,以数字之“智”疏通政务服务的堵点,这片创业热土正以其持续优化的“软环境”,锤炼着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区行政服务中心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泉州经济开发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媒体聚焦
    [更多]产业发展
    [更多]社会事业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2024036745号-1
    • 泉州开发区党工委党务工作部主办 地址:泉州开发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0595—22353026 E-mail:kfq2235@126.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电话:0595-22353026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邮箱:kfq2235@126.com
    • 泉州经济开发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