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经济开发区>党务与群团工作>
「我们这半年」党群工作部:凝聚奋发力量,服务中心大局,以高质量党群工作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08-04 21:42:15  来源: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责任编辑:陈小妮  

2025年上半年,泉州开发区党群工作部在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中心大局,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党工委工作要求上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开发区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一、建强战斗堡垒,实施固本强基“党建领航工程”

做实学习教育。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持续发力,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学有质量,举办读书班,各级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683次、交流研讨496次、开展警示教育167次。查有力度,召开各领域征求意见座谈会,征求34条意见建议,梳理问题清单19份。改有成效,建立集中整治台账,制定整改措施67条,常态开展“百名党员入千企”等活动,帮助企业群众协调解决项目审批、投融资需求、劳务用工、研发创新等问题115个。

做优“三区联创”。推进“三区联创”党建工作机制全区化、全域化、全员化,不断打响园区党建品牌。探索产业链党建“四共机制”,推动新兴领域党建与产业协同发展。深化党员教育“十百千”计划,建设九牧王、特步等10家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基地,分片区举办“非公党员学堂”5期,实现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开展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实现“三有”非公企业数和党组织覆盖率“双提升”。实施“党员培优工程”,组建33支“海丝先锋”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示范岗、责任区560余个,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做深物业联建。深化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提升行动,推动“党建+”邻里中心提质增效,下沉服务事项54项,常态化开展“邻里共享日”活动。推进“支部建在小区上”,组建小区党组织14个、楼栋党小组79个,小区党组织覆盖率100%。新增6家“红色业委会”,深化“四微联动”机制,创设“党群圆桌会”“议事亭”等群众共治平台,征集微心愿136个,开展微协商121场次,拓展微服务活动106场次,订立小区微公约18个,有效提升小区居民幸福感。

二、奋发挺膺担当,锻造干事创业“强能中坚力量”

激励担当作为。突出政治标准,强化实干实绩导向,推进平时实绩考核,扎实开展年度考核,综合评定优秀等次140人。精心组织事业单位专技岗位“竞聘”,择优晋升3人。

强化实践锻炼。坚持岗位锻炼、专业训练、一线培养,深化“区领导+部门+网格”工作机制,实施全员下沉一线,择优选派9名干部到先进地区实践锻炼,参加专项训练和跟岗提升。加强年轻干部“1+1+1”导师帮带培养锻炼。

提升培训赋能。持续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计划,举办科级干部、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班,紧跟热点举办人工智能培训6场次,加快干部知识更新,提升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能力素质。

注重严管厚爱。突出履职监督,深化分层次任务式管理,压紧压实区直部门日常管理主体责任,干部谋事干事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聚焦重点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积极运用各类政策措施完善四类队伍交流渠道和晋升通道,促进干部队伍大循环。

三、夯实人才支撑,涵养驱动发展“近悦远来生态”

筑牢聚才平台借助项目引才、飞地引才、赛事引才等方式,引聚各类人才超1000名,建成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成功申报省级人才3名,泉州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与机器智能创新研究院刘永红获评首届安踏科技奖。成立“重点产业链特聘专家工作站”,聘请顾问14名,推动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8项,增幅27.27%,形成“科技企业+科技项目+科技人才服务”产才融合创新模式。

优化用才政策。聚焦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推进人才人口“双增”行动,针对科创建设、青年人才制定专项惠企惠才政策,出台17条诚意满满的具体措施,涉及研发机构建设、企业研发投入、青年就业创业等。实现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政策兑现率100%,提升人才获得感。

造浓爱才氛围。开展“走千企访万才”活动,协调解决问题11项,保障人才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权益。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举办人才沙龙讲座11场次,组织专业培训3场、技能竞赛2场,培育人才超300名,营造尊重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环境。

四、强化思想引领,创建凝心聚力“全域宣传矩阵”

高举思想旗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思想引领与宣传赋能并举。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召开中心组学习会8场次,其中,开展专题辅导报告3次,交流研讨3次。

提升宣传效能。推出重点新闻报道300余篇,打造特色新闻短视频115条;对重大节点与活动进行全周期、多维度报道,在官微上推出289期、刊发925篇新闻;在人民日报、人民网等中央级媒体刊发重磅报道30余条,有效传播开发区声音,展现高质量发展形象。

培育时代新风。持续深化“存正心、守正道、养正气”主题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立文明宣传载体,组织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交流活动,积极选树推荐先进典型。将文明实践深度融入基层治理,落实物业管理提升“四个纳入”,打造小区文明实践新阵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特色活动。

五、凝聚民企力量,构筑结合融合“同心赋能平台”

发挥示范作用。举办“学思想、明方向、强信心、建新功”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开展“企业家同心学堂”“职能部门进商会”活动,组织赴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学习,引导企业家深刻把握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信心决心。两名企业家获评“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优秀建设者”、两名青年企业家分获“泉州市十大杰出(优秀)青年企业家”称号。

培育新生队伍。创新实施“清濛启航班”青年企业家培育计划,组织40余名优秀青年企业家赴北京大学研修;举办“传薪火、话发展”代际传承对话会及互访互学活动,着力建设高素质、有担当的民营经济接班人队伍。

助力转型发展。深化“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组织企业参加全市侨商投资贸易大会、全市内外贸高质量发展大会等活动,引导万利机械、培胜2个港资项目增资扩产。健全“大统战”工作格局,实施“进民企、解难题、助发展”行动,常态化推进区领导挂钩民营企业,点对点帮扶75家重点培育工业企业,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7场、收集解决困难问题53个,助力上半年全区GDP增长5.6%。

六、统筹群团发展,建设活力焕发“多元温馨家园”

服务职工发展。以创优“工”字品牌为抓手,“一企一册”推进10家企业完成工会组建,新发展会员1227人。创新推出“10心实意”服务职工暖心项目,慰问困难职工102人次,实施职工业余生活“点亮工程”,开展游园会、职工夜校、兴趣班、文明实践进社区等各类活动40余场,吸引5000多名职工参与。举办全市电子行业数字化应用职工技能竞赛,3名选手获评泉州市技术能手、泉州市金牌工人荣誉称号。

凝聚青春力量。深耕实施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发布企业100个优质实习岗位,促成25名“双一流”高校学生来区实习,吸引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团来区社会实践;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开展普法关爱活动14场,筑牢成长安全防线;举办“青春扬帆新赛道 聚力奋进新征程”环区徒步活动,活跃园区青年文化氛围。

彰显巾帼担当。深化拓展巾帼建功系列行动,动员园区妇女群众深耕本职、投身发展,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培育省级巾帼文明岗1个、三八红旗手1名。用心搭建交流平台,举办女企业家沙龙,深化政企人才交流互动。深化暖心关爱行动,协力打造女性公平友好就业环境,定期走访慰问困难母亲,传递组织温暖。常态化组织营地团建、亲子手工、联谊交友等活动10余场次,极大丰富园区妇女儿童精神文化生活,强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引导。

七、注重自身建设,打造标杆表率“模范部门队伍”

开展“夜学”活动。注重学典献,组织党员干部比学原著、比学原作、比学原文,邀请领导、专家授课,参加专题党课,补强学习短板,加强知识储备,提升“上台能讲、下笔能写、问策能对”能力,强理论、善政策、精业务,打造“学力型”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

开展“夜讲”活动。注重讲作为,组织党员干部比讲政治、比讲大局、比讲担当,安排干部到省、市跟班学习和参与巡察、考核等核心业务,下沉企业小区一线推进中心工作,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打造“能力型”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

开展“夜谈”活动。注重谈正道,组织党员干部比谈公道、比谈奉献、比谈规矩,做深谈心谈话制度,抓好平时考核晾晒实绩,修订部务会议事规则、机关日常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行为守则,一身正气、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打造“纪力型”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

开展文化培育。深入开展“五心五家”机关文化建设,“红心铸忠诚、初心担使命、同心促发展、爱心讲奉献、廉心守纪律”,建设“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统战之家、群团之家”,正“家风”、严“家教”、浓“家味”,全方位打造党群“家文化”。

展望下半年,党群工作部将继续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奋发力量,服务中心大局,奋力谱写党群工作新篇章,为泉州开发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前列、作示范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区党群工作部)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泉州经济开发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媒体聚焦
    [更多]产业发展
    [更多]社会事业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2024036745号-1
    • 泉州开发区党工委党务工作部主办 地址:泉州开发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0595—22353026 E-mail:kfq2235@126.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电话:0595-22353026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邮箱:kfq2235@126.com
    • 泉州经济开发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