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经济开发区>媒体聚焦>
《人民日报》刊文!泉州:民营经济站得稳活力足
2025-07-09 10:22:23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今天

《人民日报》刊文

《福建泉州:民营经济站得稳活力足》

探寻在复杂的外部环境

和产业转型压力下

泉州民营经济何以

克服困难、站稳脚跟、绽放活力

心无旁骛深耕主业

把产品做好、把品牌做优

福建泉州:民营经济站得稳活力足

□人民日报记者丁怡婷 施 钰 刘温馨

全球每5双运动鞋中有1双来自晋江,全球每3件陶瓷工艺品中有1件来自德化,全国每5件冲锋衣中有1件来自石狮……作为“晋江经验”发源地,福建泉州有着发达的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总量已超165万户。

今年前5月,泉州全市民间投资增长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8.7%,实现稳步增长。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产业转型压力下,泉州民营经济何以克服困难、站稳脚跟、绽放活力?日前,记者赴泉州进行了采访。

立足实业 深耕主业

把“一双鞋面”“一条拉链”“一桶涂料”做出新花样

走进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展厅,五颜六色的鞋面令人眼花缭乱。研发车间中,技术人员忙着调试经纬编织机。“这是我们2019年就开始构想的技术,预计今年底实现量产。目前,已有客户预订了20万双鞋面,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公司飞织研发技术部经理胡小军说。

鞋面“身价”提高,底气从何而来?原来,行业通常采用经编或纬编技术,经编鞋面结构牢固但延伸度有限,纬编鞋面延伸度好但结构较松散。新的经纬编技术,将二者优势结合,增强了鞋面的支撑性和透气性,也让纹理的方向、颜色等设计更自由。

优势突出,难度却不小。由于经向和纬向要共同成圈编织,机器容易出现漏针、穿纱被挡等问题,技术团队花费5年多时间一一解决。“20年来,我们专注运动鞋面领域研发创新。目前,鞋面年产量达3亿双,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超20%。”信泰科技总裁办副主任许剑飞介绍。

在泉州,许多民营企业长年来立足实业、深耕主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有的,坚守40多年,把一条小小的拉链做到极致。

浔兴公司智能化车间。图源:晋江经济报

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航天服拉链,迎来第十次“太空之旅”。为满足航天环境下的各种使用要求,企业专门研发了高强纱线材料、链牙冲压模具等,每个细节都要经过上百次测试,成功让拉链承受的拉力从760牛提升到2000牛。

适用户外的防水拉链、适用防晒服的轻柔拉链、适用夜跑的反光拉链,如今,浔兴拉链一年生产的拉链长度可绕赤道7圈。“我们聚焦拉链细分领域开展创新,成品条装拉链多达1万多种,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生产制造中心总监何国平说。

有的,深耕30年,把一桶涂料做到“高精尖”。

“我们的核电涂料可以经受核电站60年大剂量核辐射,打破了国外垄断,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七成;防腐涂料的防腐性能可达30年至50年,比同类产品提升10年以上。”说起明星产品,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诗榕娓娓道来。

从销售工艺品涂料、防盗门涂料的小店,到研发船舶涂料、核电涂料、石墨烯涂料等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信和新材料茁壮成长,如今专利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总销售收入七成以上。

“泉州民营企业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实实在在专注实业、心无旁骛深耕主业,把产品做好、把品牌做优,企业就会拥有持久的生命力、更强的竞争力。”泉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与时俱进 应变求新

根据行业趋势、市场需求加快转型赢得发展先机

“企业要发展,唯一不变的就是应变求新。”在泉州采访,常听到民营企业家这样讲。

经济发展千头万绪,产业升级千变万化。这些年,泉州民营企业既保持定力、专注做好“一件事”,又应变求新,根据行业趋势、市场需求加快转型,赢得发展先机。

——产研结合,向科技创新要动力。

“不用一滴水,就能快速均匀染色。有客户愿意支付比普通水染高50%的价格签单。”何国平告诉记者,浔兴拉链研发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吸引了不少国外客户。

纺织染色环节水资源消耗大、污染环境,一直是行业发展痛点。浔兴拉链的新技术以二氧化碳代替水作为染色介质,无需烘干,低碳环保,染色效果好,但需在高压条件下进行,对设备的控温稳定性等提出更高要求。

如何破解?浔兴拉链找到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开展联合攻关,突破装备研制、织物匀染等关键难题,耗时3年成功将这项技术产业化。

在泉州,类似的产研结合项目还有很多:星达鞋服材料有限公司与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牵手”,研发的石墨烯鞋底片材能够完美贴合脚掌曲线,弯曲力比传统鞋材提升一倍以上;佑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与清源创新实验室合作,研制出的国内首款高浓度显影液,打破国外长期垄断……2024年,泉州推动科研院所服务企业2000余家、与企业合作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近300项。

——瞄准需求,向细分市场要空间。

“二期扩建项目投产后,年产能预计增加50至100套。”尽管搅拌设备市场竞争激烈,福建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岱乐对企业前景很有信心。

这份信心,主要来自定制化产品、差异化竞争。中东市场早晚温差大,设备容易产生凝水,为此,定制防水除尘器滤袋;东南亚市场偏好转场方便,为此,改变传统搅拌站对吊车的依赖,生产带轮胎可移动免基础设备……凭借“独门秘籍”,铁拓机械的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增至近五成。

泉州市着力构建3条万亿级产业链群和培育若干个百亿级、千亿级新兴产业,形成“石化—纺织鞋服”两万亿级、“建材—家居”万亿级、“机械—电子”万亿级的产业链群。图为沥青生产领域的“全才”铁拓机械。(洛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泉州,“小块头”的食品饮料、健身器材等产业也在向细分市场要空间。发力大健康赛道,盼盼食品推出低GI(血糖生成指数)营养欧包、苹果黄芪饮等产品,受到市场欢迎。聚焦中老年健身热潮,舒华体育推出心肺功能改善等系列产品,相比传统器械,采用的液压阻力技术,使产品即便在使用者力竭状态下也可随时停止,提升安全性。

——改造提升,向智能制造要效益。

裁剪工序,面辅料借助AGV(自动导向车)自动精准配送,服装智能数控切割机实现投影裁剪,精准对条对格;配套环节,西服和西裤在空中“飞”,依托条码识别系统自动实现颜色、尺码精准配套,降低差错率……走进位于晋江的柒牌智慧工厂,只见生产环节井然有序,服装产品接连下线。

“随着智能排产、剪裁、吊挂、物流等系列环节实现智能应用,企业生产效率提升近20%、人工成本降低约10%。”柒牌集团党委书记周利告诉记者,眼下,企业保持满负荷生产状态,每天生产约1万套服装。

智改数转,效率更高。目前,泉州市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比重达87%,产业数字化规模连续5年居福建省第一。

主动作为 优化环境

创新发展“晋江经验”真心实意服务,真金白银支持

“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泉州民营经济发展得好,离不开政府作用发挥得好。

“韩国客户下单10万双鞋底,产品出海开了个好头!”做鞋材20多年,头一回把自家产品卖到国外,晋江西滨稳强鞋材厂负责人仝会强很兴奋。前两年,工厂研发了一款新的鞋底材料,当时国外没有同类竞品,想着“走出去”多接一些订单。然而,由于长期做内贸,缺乏海外销路,企业一时找不到突破口。

今年4月,泉州举办内外贸高质量发展场景创新大会,邀请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采购商、38家平台资源商前来,并组织纺织、鞋业等9条产业调研路线。“真是瞌睡送枕头!”得知消息,仝会强马上报名参会,“在展会待了2天,对接了不少意向采购商,坚定了拓展海外市场的信心。”

泉州港(林劲峰 摄)

“体育运动鞋服属于快速消费品,如果没有外观设计专利,很容易被抄袭;但若推迟上市,等待专利授权,动辄几个月,又容易错过热销季。”因为专利授权这件事,安踏集团知识产权副总监庄建阳烦恼了好一阵。

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经过深入调研,晋江成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将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周期由原本的3至6个月缩短至10个工作日以内,激发了创新活力。

“有了外观设计专利快速预审,我们能做到产品上市和专利申请节奏同步,可以放开手脚,加大创新设计投入。”庄建阳说。

优化营商环境,有真心实意服务,还有真金白银支持。

比如,为强化创新成果供给,泉州支持企业跨出市域,高效利用先进地区、科创高地优势创新资源,对经认定的企业异地研发中心给予30万元经费补助。这两年,在政策支持下,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都的研发中心相继纳入泉州市企业异地研发中心。“通过跨区域协同创新,我们可以精准对接高端人才和技术资源,同时依托本地完善的产业链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公司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婷婷说。

“我们将继续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和加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下足功夫,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泉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民营企业发展的变与不变

“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当年,浔兴拉链创始人施能坑背着2000多条拉链走街串巷。40多年勤奋努力,带领企业将单价3毛钱的小拉链做成年营收20亿元的大产业。

“拆下门板当裁床”,当年,柒牌男装创始人洪肇设用300元开启创业路。深耕细作、不懈创新,品牌凭借“中华立领”在市场中独树一帜,曾经的家庭小作坊成长为拥有3500多家门店的行业龙头。

在泉州,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成功的背后,是“敢拼、爱拼、善拼”的精气神,也蕴含着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从来料加工到自创品牌,再到成长为在行业中地位举足轻重的企业,泉州的民营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不变的,是民企坚守实业的恒心、克服挑战的勇气。

制造业往往投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这些年,泉州不少民营企业也曾面对赚快钱的机会,但他们选择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深耕主业,不为困难所惧、不为干扰所惑。他们抓住了机遇,也赢得了先机。

“像鸡蛋孵小鸡一样,一步步孵化出核心竞争力”,信和新材料为突破核电涂料难题,8年投入近2000万元进行研发。“10年前去中东,很长一段时间一台设备都没卖出去,但我们没有放弃”,铁拓机械坚持研发定制产品,并投入数千万元为多个区域首台(套)客户进行技术升级,不断拓展新市场。如今,这两家企业都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靠的正是苦练内功不放弃。

坚守实业,并非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巨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广阔。从本土到全球,从制造到智造,从大众市场到细分领域……在泉州,许多民营企业通过识变、应变、求变,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贡献了当地七成税收、八成地区生产总值、九成技术创新成果、城镇就业和企业数量,民营经济已成为泉州发展的最大特色和优势。

时代在变,爱拼会赢的精气神不变。政府企业齐努力,保持定力、增强信心,我们身边必将涌现出更多基业长青的民营企业“百年老店”。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泉州经济开发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媒体聚焦
    [更多]产业发展
    [更多]社会事业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2024036745号-1
    • 泉州开发区党工委党务工作部主办 地址:泉州开发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0595—22353026 E-mail:kfq2235@126.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电话:0595-22353026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邮箱:kfq2235@126.com
    • 泉州经济开发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