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经济开发区>国内资讯>
阅读APP能否成为“绝对主力”?
2022-10-15 20:59:50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又一款电子书设备面临停运 数字阅读市场出现新变化

Kindle这一“泡面神器”在国内谢幕后,又有一款电子阅读器产品即将退场。记者昨天获证实,腾讯旗下电子书设备“口袋阅”将于10月26日停止相关业务运营。

随着电子阅读器接连退出,谁能成为数字阅读市场的主力成为引人注目的课题。阅读APP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但用户留存转化难度也在上升。

能打电话的阅读器要停运

“大家收到短信没?今天上午收到短信推送,说是口袋阅要停运了。”近日网友小宇在百度贴吧“口袋阅吧”中发帖问道。

“不赚钱的东西都会被商家无情抛弃”“口袋阅天猫旗舰店关门了,京东也下架了”……网友纷纷回帖留言。

记者昨天从运营方证实,口袋阅将于10月26日停止相关业务运营,此后这些设备将不再支持新书购买。但用户储存在设备中的电子书及个人文档不会受到影响,账户内的已购书籍信息和余额资产,与对应的QQ阅读APP/读书APP同账户互通,可继续使用。这也是继Kindle之后,又一款被厂商“拔网线”的设备。

口袋阅是腾讯旗下阅文集团2019年4月推出的一款多功能电子阅读器。除电子书功能外,还支持SIM卡和4G全网通,可拨打电话、发短信,是国内首款支持运营商网络的电子阅读器。不过,口袋阅并未在市场上激起太大水花。“软件自由度太低,基本就是QQ阅读的墨水屏阅读器。”一名内部人士透露,早在两年前,口袋阅就已取消实际业务负责人。记者注意到,口袋阅电子书服务号在2020年10月就停止了更新。

事实上,方正、爱国者、纽曼、台电、当当、京东、掌阅等知名企业都曾投资过“类纸化阅读、不伤眼”的电子阅读器,但结果都不理想。

功能单一失去用户黏性

从“纸端”到“指端”,数字阅读市场正不断扩张。《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数字阅读行业整体营收规模达415.7亿元,整体增幅18.23%。其中大众阅读达302.5亿元,市场规模占比逾七成,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用户方面,2021年我国数字阅读人均电子书阅读量11.58本,用户基本养成付费习惯。

势头正好,为何阅读器市场却在急剧萎缩?京东数字阅读负责人司轩宇表示,需理性看待电子阅读器的市场状况。随着技术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用户会拿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对比。平板电脑不仅功能更多,随着工艺的成熟,价格也比阅读器便宜。

市民小庆曾是Kindle的忠实用户,先后买过三款。“后来我根本不用它们了,手机不香吗?”小庆说,Kindle在中国市场无法发挥“书海优势”,许多电子书也存在排版错位、图文穿插无序的情况。相比而言,手机APP上免费资源更多,反应更灵敏,还能第一时间找到最新书籍。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表示,电子阅读器逐步退出主流市场,关键原因在于其功能单一,从而失去了电子消费品的用户黏性,“市场抛弃电子阅读器,是这个产品没有针对消费者的需求痛点”。

APP和“电子纸”仍在角逐

未来,谁能取代电子阅读器?在数字化阅读细分市场,阅读APP早已“占山为王”。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有77.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20年的76.7%增长了0.7个百分点;71.6%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较2020年的71.5%增长了0.1个百分点;27.3%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

“在线阅读的‘圈地战’里,免费阅读软件已成大势。”数据机构Questmobile分析师表示。不过,手机阅读APP的月活更依赖免费的作品数量,目前各平台内容同质化严重,用户留存转化难度也在持续上升。

厂商们也没有完全放弃电子设备。今年以来,多家厂商都相继推出了大尺寸电子纸平板,产品形态以智能办公本为主,希望以更丰富的功能取代电子阅读器。有数据显示,智能办公本已超越电子阅读器成为占比最大的电子纸平板产品。

从事秘书工作的邓先生近期购买了一款电子纸平板,能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实现互联,开会能实时转写会议速记,纸质文档还可拍照转录成电子档,抬笔就能圈画、批注。“这些复合功能用来日常办公非常实用。”邓先生说。

艾媒咨询创始人张毅对电子纸平板的未来仍充满疑虑。“智能办公本等形态的电子纸产品,本质上仍是手机和电脑之间的过渡产品,对大部分人来讲并非刚需。想要真正夺回用户,仍有待突破性创新。”(袁璐)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泉州经济开发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媒体聚焦
    [更多]产业发展
    [更多]社会事业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2024036745号-1
    • 泉州开发区党工委党务工作部主办 地址:泉州开发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0595—22353026 E-mail:kfq2235@126.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电话:0595-22353026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邮箱:kfq2235@126.com
    • 泉州经济开发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