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经济开发区>国内资讯>
国考报名今开始:招录规模压缩 新部门加入招考
2018-10-22 16:32: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 付强) 2019年度国考网上报名今日8时正式启动。本次国考共计划招录1.45万余人,较上年度压缩近一半。本次国考是新一轮机构改革后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首度集中招考公务员,一些新部门的招录引人关注。

计划招录1.45万余人

——较上年度压缩近半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消息,2019年度国考共有中央机关75个单位和20个直属机构参加,计划招录1.45万余人。考生报名时间为10月22日至10月31日,公共科目笔试定于12月2日进行。

较之2018年度2.85万人的计划招录规模,2019年度国考招录人数大幅“缩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分析,招录规模大幅压缩,大背景是今年启动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一些中央部门的合并重组,机构编制管理上会有总量控制,新增公务员数量的降低可以说是必然的。

汪玉凯说,随着机构改革深入到地方,这两年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增量应该也会较往年有所减少。

“随着地方机构改革推进,淘汰冗员,提高效能是改革大方向,因此2019年的公务员省考招录规模也可能会压缩。”华图教育公考辅导专家李曼卿分析。

李曼卿表示,未来两年,公务员招录或再难出现2015年至2018年“大招考”,因为招录规模的压缩,公务员考试的竞争难度上升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公务员考试报名的整体热度或不会减退。

招录工作凸显四大特点

——政治不合格“一票否决”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的介绍,本次国考招录主要包括四个特点,包括突出政治标准,聚焦精准科学,坚持基层导向和维护公平公正。

例如,在本次招录工作中,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将对考生档案进行严格审核,重点审核年龄、工龄、党龄、学历、工作经历等内容,严把选人政治关、品行关、廉洁关、能力关。

部分中央机关和直属机构将结合本单位本行业特点自主命制面试试题,进一步提高试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对艰苦边远地区县(区)级及以下机构职位,视情况采取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限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降低进入门槛。

此外,倡导诚信报考,建立健全公务员录用考试诚信档案,对公示或备案后放弃录用资格的人员采取一定约束措施。

哪些部门招人多?

——国税、海关等仍较多 新部门加入招考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21日公布的招考简章,本次国考招录共有9657个职位,共计招录14537人。

在招录人数方面,一些职位的招录人数较多,例如,中国民用航空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公安分局的“北京新机场航站区派出所科员”一职,本次计划招录多达40人。而同在北京新机场的“货运区派出所科员”一职,本次计划招录30人。

观察来看,据统计,传统上的国考招人大户中,国税、海关、海事、铁路公安、统计局等依然是本次国考的“招人主力”。

本次招录,值得关注的还有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出现的一些新部门。本次招录中,诸如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文化和旅游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都有招录计划。

例如,应急管理部本次招录的25个职位覆盖风险监测、安全生产、物资保障等诸多职位。退役军人事务部此次有两个职位招录,分属拥军优抚司和规划财务司。

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招录职位来自该部门政策法规司、外国人管理司等,职位介绍包括承担国家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政策研究,外国人来华口岸签证签发管理、外国人来华留学管理等职责。

这些报名注意事项需了解

——报名确认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报考人员网上报名确认的流程为:登录报名确认及准考证打印系统、阅读报名确认须知、上传照片、选择考点城市、确认信息、缴费。

报名网址为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19 。

——报考人员需符合哪些条件?

具有中国国籍;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2年10月至2000年10月期间出生),2019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7年10月以后出生);拥护中国宪法;具有良好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哪些人不能报考?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泉州经济开发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媒体聚焦
    [更多]产业发展
    [更多]社会事业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2024036745号-1
    • 泉州开发区党工委党务工作部主办 地址:泉州开发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0595—22353026 E-mail:kfq2235@126.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电话:0595-22353026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邮箱:kfq2235@126.com
    • 泉州经济开发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